《水泥生产企业碳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要求》和《水泥原料矿山碳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标准的制定完成,产生了中国首批碳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的标准。这两个标准一起构成较为完整的水泥产业碳计量器具链条,助力实现全生命周期的水泥产品碳足迹核算,用于支撑水泥产品碳足迹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尤勇着重强调了工业领域开展节能降碳的重要性、急迫性。作为国际公认的大规模减排技术,CCUS发展得到了我国工业部门的高度关注,钢铁、水泥和化工领域、印染已经开展了CCUS的研发与示范应用。 “我国工业部门需要强化CCUS应用场景和产业模式的探索,加快推动CCUS
据易碳家了解到,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企业碳排放报告核查工作应于每年9月30日前完成。
目前,广碳所碳交易覆盖钢铁、石化、水泥、航空、造纸五大行业。记者了解到,接下来,将有序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组织开展陶瓷、数据中心、港口等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
欧洲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的第一阶段于2023年10月1日启动。CBAM是欧盟碳市场的衍生政策,这一绿色新政也被业内称为“碳关税”。 在第一阶段,欧盟碳关税将瞄准六个碳密集型工业部门的进口——钢铁、水泥、化肥、铝、发电和氢气,要求六个碳密集型工业部门的出口商向欧盟当局报告其碳排放量。
10月1日起,CBAM(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过渡期到2025年底,2026年至2034年逐步全面实施,2035年后则完全取消EU-ETS(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和CBAM所覆盖高碳产品的免费碳配额。根据CBAM,欧盟将对从境外进口的特定
我国的工业活动碳排放占比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主因水泥、钢铁、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据较大比例。其中,水泥、钢铁为应用广泛的基建原料,碳排放总量规模较大,化 工虽碳排放总量占比仅不足 5%,但其排放强度大。 具体而言,工业生产活动的碳排放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产中用化石
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钢铁、化工和水泥制造等重工业的脱碳速度缓慢。有了正确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来解决重工业的碳排放问题。由于可再生能源使用的加速、电池储能的进步和电动汽车的使用,发展中国家的脱碳正
“熟料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占水泥碳排放的90%以上,主要包括生产过程相关排放、化石燃料使用有关排放、电力使用相关排放。”谈及水泥行业碳排放特征,罗捷炀指出。开展碳盘查摸底自身碳排放,建立企业自身的碳排放数据库,为碳排放变化趋势及配额盈缺预测提供支撑;加强碳资产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印发建材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十四五期间,水泥熟料单位产品能耗水平降低3%以上,水泥、平板玻璃行业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
《中国水泥生产碳减排技术标准体系和碳排放权交易标准体系研究》《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的减碳路径与策略研究》《绿色建材政府采购政策建议》研究报告分别从低碳生产标准制定、水泥产品降碳、建材绿色采购等三个方面对水泥行业低碳发展提出了建议
国际绿色经济协会首席专家、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介绍,2022年欧盟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额为6261亿欧元,CBAM六大类(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氢)覆盖的中国产品总金额是199.6亿欧元,占整个贸易的比重为3.2%,其中受影响较大的是钢铁和铝。经过测算,未来钢和铝出口到欧洲成本会增加,钢会增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