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平稳,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非临近履约期交易清淡,市场活跃度较低;石化、钢铁、有色、造纸、化工、建材等工业领域暂未被纳入全国碳市场,大量的企业和排放未被纳入履约考核;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暂未重启
德国科研人员利用废弃粘土开发新型水泥,生产过程中减少碳排放达三分之二
生态环境部已委托有关行业协会研究提出符合全国碳市场要求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议,将按照“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个”的原则,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引导气候投融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碳交易与碳资产管理实战指南》视频课程
太平洋岛国创新气候融资模式获国际认可
荷兰电解水项目搁浅暴露欧盟绿氢基建短板
国际航协呼吁加快可持续航空燃料规模化生产
上海健全碳普惠可持续运行管理机制
《上海碳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行动方案(2026-2030年)》政策起草背景
碳减排项目开发成本持续攀升,中小开发商面临挑战
自然解决方案主导移除市场,技术类项目仍处萌芽期
项目开发周期显著延长,高质量信用供应面临瓶颈
碳信用价格两极分化加剧,高端项目溢价突破300%